湾区合力筑梦:粤港澳共同主办第十次全国会议,展现落实“一国两制”新气象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湾区合力筑梦:粤港澳共同主办第十次全国会议,展现落实“一国两制”新气象
2025年11月8日10:36 来源:新华社
从珠海市中心拍摄的澳门和港珠澳大桥(无人机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邓华火炬穿过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座城市合二为一,汇成一团“同心圆火”。 “同心火”不仅属于体育,也属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在短短一天内,三个地点被链接,四个城市被同时解读。从火力收集到路线规划,粤港澳共同努力前进。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取得新进展,“一国两制”实施呈现新基调。通过三地深化联通第十五次全国大会活动,粤港澳三地政府推出的活动推广举措,是深化联系合作的生动实践。在香港国际机场、西九龙高铁站、港珠澳大桥和深圳湾口岸,十五运会代表团注册队员、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将可以通过行政区政府设立的16条自助专用通道“刷脸”。整个过程仅需7秒,且不需要使用物理识别。入境事务处处长郭俊峰表示,预计将有 5,000 人受益于这一具体协议。这是第一次香港表示,旅客将能够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完成整个出入境流程,大幅提高通关效率。第十五届全国大会两项跨界赛事——珠海赛区自行车公路赛和深圳赛区马拉松赛,迎来了“港口到赛道”模式,让运动员在高速比赛中首次没有“零延误、零接触、零等待”的感觉。香港特区政府创新推出“关前查验”和“闭环管理”模式。这就是让参赛者保持竞技状态并安全、轻松、快速地完成通关,以及同时满足所有三个地点的出入境要求。港珠澳大桥上行驶的车辆(10月1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供图 邓华控股交叉公司跨境活动需要粤港澳三地在互认、监管、信息共享等方面密切合作。十五大组委会创新建立“1+4”联络机制解决跨境合作问题。在国家层面,成立了组委会港澳事务协调部,承担高层协调和区域间资源配置的重要职能。粤港澳三地共同建立联络会议、联络长、联络官、联合工作组等常态化机制,形成“分层耦合、全覆盖”的沟通网络。第十五届全国锦标赛期间,6000余名内地选手将齐聚香港、澳门,3000余名香港、澳门选手将齐聚内地参赛。这是最大的p数内地人来港澳参加比赛,以及港澳人来内地参加比赛。通关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为比赛助力,也为大湾区人员正常流动举办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不仅是选手,三个场馆的观众也将能够享受到超越国界的视觉体验。香港西九龙站推出“赛车专线”,澳门推出“赛车巴士通行证”,无缝连接城市各处。科技赋予力量 在深圳火炬传递现场,人形机器人“夸夫”坚定地扛起火炬,完成了传递。这是全国锦标赛历史上首次出现火炬传递机器人。量产车型以“零米”完成任务这得益于仿人机器人企业在动态运动控制、重量平衡、复杂环境适应等核心领域的进步,以及5G技术打造的低时延“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好处。来自深圳的火炬手王育宁表示:“面对机器人、传递火炬的感觉非常神奇。”11月2日,火炬手的仿人机器人“夸夫”传递了火炬。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体育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深圳站举行。主办城市随处可见“全国科技运动会”的元素。广州赛区部署了300多辆自动驾驶车辆,其中260多辆客运车辆为重点地点提供连接服务,约70辆自动驾驶医疗车在H赛区每天24小时运行。香港警务处利用无人机对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高空勘察,绘制3D地形图,为警力部署提供精准支持。场内精准座位定位、一键手语翻译服务……据统计,第十五届全国大会约40%的核心技术源自香港。科技成果不断从香港研发和内地应用市场引进,见证了粤港澳科技创新的全面融合发展。场馆室内导航技术的应用还包括粤港产学研合作模式。马视科技是香港科技大学傅英东研究院在关西创办的一家创新科技公司广州大力发展精准室内定位技术。 “全运会场馆导航使用的‘r路线识别’系统,可以将导航精度降低到2米以内。观众和运动员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者使用手机APP进行实时精准导航。”马视科技文体业务负责人罗华为表示。香港科技大学傅英东研究所所长高明表示,第十五届全运会是一个很好的展示。一大批源自香港、在内地应用销售的科技成果将得到集中应用和推广。深化粤港产学研合作。这场由三大文化融合地联合主办的体育赛事,是粤港澳大中华区人民在澳门湾的一场“大聚会”。里里外外体育场内,来自粤港澳的“小海豚”志愿者正在谱写大湾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新篇章。广州30余名志愿者代表齐聚广州,在三个赛区进行志愿者交流活动。 “当我参加志愿者活动时,我感到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自豪感,”来自香港的学生谢飞仪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陈国基表示,“十运会三期联合举办,是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机遇,将进一步增强香港青年对国家和大湾区内地城市整体发展的认识,增强国家认同。”大众体育在大湾区依然受欢迎。青春来去三个场馆在篮球、羽毛球、舞龙狮等活动中进行了比赛、学习了技能、增进了友谊。日前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人民杯”体育嘉年华上,来自深港澳的420名青少年同台竞技。来自澳门的年轻人黄瑞坤表示:“这次比赛就像一条纽带,将大湾区的朋友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港澳年轻人在横琴政务服务中心“澳门荟品”展区探索澳门创意产品(2024年9月23日摄)。新华社 洪泽华 摄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三地青少年提供交流平台。健康跑步、羽毛球邀请赛、文化舞狮表演等活动已渗透到城市生活中。 “深港澳喜迎全运会”体育嘉年华开幕比赛在澳门进行,在深圳进行接力赛,在香港结束,共有深港澳近万名青少年参加。数据显示,随着活动临近,大湾区各大城市的旅游预订热度快速提升。广州、深圳旅游搜索量较前一周增长超过40%。香港、澳门的旅游搜索热度也大幅上升。 “体育+文化/旅游”正在盘活湾区消费。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主任仇方认为,三国将利用此次活动的契机,探索基于“一国两制”的合作新模式。 “我们希望这三个地点能够利用赛事资源,希望继续加强互联互通,为三地注入无限可能。港澳大湾区发展。”
(编辑:朱晓航)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