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商务部国际司官员解读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本更新协议
2025年10月28日上午11点44分 资料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10月28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在李强总理、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等东盟领导人共同见证下,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长扎夫鲁分别代表中国和东盟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更新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商务部国际司代表解释了议定书的现实针对性。一、签署议定书的重要性 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鼎合作伙伴和重要投资合作伙伴。该议定书的签署是落实习近平主席与东盟领导人在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峰会30周年之际达成的重要共识的历史性成果。这也是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互利合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在现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经贸体系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双方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3.0版议定书非常重要。第一,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当前,一些国家采取单边协议关税措施挑起贸易战,严重影响国际经济商业体系。该协议的签署充分体现了中国和东盟共同承诺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将为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更大信心和动力。这具有重要意义,表明各国共同抵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共同应对国际经贸挑战。二是树立新的里程碑,推动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该议定书的签署,意味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通过贸易得到加强,标志着传统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领域向CAD数字化、绿色、标准、生产供应等新兴领域拓展。同时,双方将共同推动数字、绿色等新兴产业发展,释放更大潜力。同时,我们将加强标准和监管推动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向更深层次一体化和长期稳定增长的目标迈进。第三,坚定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该议定书的签署不仅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为双方通过建设共同创建开放、包容、以规则为基础的区域一体化市场和互利共赢、富有韧性的区域生产供应链体系,共建平安家园、平安家园、繁荣家园、美丽家园、友好家园提供重要支撑。 2、背景及协议协商过程 (1)相关背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两国商定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2002年,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宣布d 自贸区建设进程开始。双方坚持互利共赢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先后签署并实施《货物贸易协定》、《服务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1.0版全面建成。 2015年,两国签署更新议定书2.0版,预计2019年生效并全面实施。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不断深入,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两国贸易额将达到9823亿美元,比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时增长17倍。中国-东盟自贸区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双边贸易。 (二)谈判过程。 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峰会上提出要尽快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并鼓励东盟国家领导人布雷恩等人也积极响应。 2022年11月,双方正式开始升级至3.0版本的谈判。经过近两年的9次正式谈判和120多次工作组会议,2024年10月第2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李强总理与东盟10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谈判。此后,双方根据领导人指示,加紧后续工作,包括就个别剩余条款进行技术磋商以及对议定书文本进行法律审查。四点之后经过专门联委会会议和多个工作组磋商,两国于2025年5月全面完成3.0版本谈判。2025年10月28日,两国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28届中国—东盟峰会上签署或正式启动3.0版本更新协议。三、议定书特点 议定书旨在推动开放、互利、全面合作,适应国际经贸发展新趋势,在中国—东盟自贸区1.0版、2.0版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基础上积极吸纳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力求在新兴领域形成符合贸易区域经济特点和需要的规则。我们将共同推动构建区域一体化大市场和供应链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它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深入拓展新兴市场。ng 区域。 3.0版本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竞争与消费者保护、中小企业五个新领域,体现了双方积极引领国际规则发展、推动新兴领域合作的共同意愿和行动。特别是供应链互联互通、绿色经济、消费者保护等内容,是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实践的新发展。二是提高整体开放水平。 3.0版在实现商品、服务和投资市场准入高度开放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规则和合作领域,分别对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实践做出了最高水平的承诺。我们正在做准备。特别是建立了系统的合作框架和制度安排。贸易便利化等“边境”领域,以及数字化、绿色、供应链等新兴“跨境”领域。确定具体合作领域和优先举措,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三是推动包容发展。 3.0版积极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还包括竞争与消费者保护、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 3.0版本将通过保障企业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高最不发达国家履约能力等方式,促进地区经济包容性发展,让中国和东盟国家企业和公民从地区经济增长中受益。四、议定书主要内容除法律和制度章节外,议定书主要更新内容涵盖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标准和技术法规及合格评定程序、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经济和技术合作以及其他现有领域等九个主要领域。它还将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竞争与消费者保护、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等双方合作潜力巨大的新兴领域。主要内容如下。 (一)在数字经济领域,双方在各自实践中建立了更高层次的规则体系和合作协议,为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双方同意暂时免除两国电子传输关税保障数据跨境流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探索促进保护级别兼容互认,推动电子证书和电子签名互认,加强网络安全、打击网络欺诈和非商业性电子信息监管合作。要求。双方将在物流、数字基础设施等“硬互联”领域开展互联互通合作,同时加强单一窗口、电子发票、电子支付、电子提单等“软互联”合作,提高系统兼容性、降低业务成本。此外,双方合作还将在共同感兴趣的新领域深化。 (二)在绿色经济领域,双方根据全球框架目标和原则,建立了自由贸易领域全面合作框架全球发展倡议。双方首次明确绿色经济、新能源、清洁能源、可持续金融、绿色技能等,并承诺不将环境标准作为保护主义的变相工具,努力消除环保产品和服务的贸易壁垒,推动环境与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双方确定了绿色贸易、绿色投资、循环经济、可持续金融、绿色技术、绿色标准、可持续能源、数字化和绿色联合发展八个优先合作领域,贯穿研发、融资、生产、消费、回收全链条。这些为打造地方经济绿色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在供应链互联领域,两国首次单独设立供应链合作章节n 在自由贸易协定中作出高层联合承诺。双方将共同推动重点产品和服务自由流动,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加强贸易便利化,增强区域供应链韧性和互联互通。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多式联运,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提高港口生产力和效率,解决物流运输瓶颈,促进双方产品和服务流动。提高区域供应链资源配置效率和风险预警功能,协调应对。应对供应链中断等挑战,保障突发事件下区域供应链稳定运行,共同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的区域供应链体系。 (四)在标准、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方面,双方首次明确,在制定自己的标准时可以考虑对方的标准,促进彼此合格评定结果的认可,共同制定合格评定程序,优先组织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子设备等领域的标准合作。依法,各企业将可以参与标准、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制定,并获得批准 国民待遇。我们相信中方发起的中国—东盟标准化合作论坛将进一步加强两国标准合作体系建设。这将为促进双方标准对接建立制度保障,为双方企业更好拓展区域市场提供便利,推动打造规模化集成企业。区域市场。 (五)在卫生植物检疫措施领域,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加深对彼此法律法规的了解,在各自官方网站上以电子方式发布检验检疫相关公告,对法律政策透明度提出更高要求。这将使企业及时了解进口商检验检疫相关政策和措施,减少企业进出口产品通关的不确定性和合规成本。两国还将成立卫生植物检疫措施专门小组委员会,进一步加强磋商机制建设,及时沟通解决双边贸易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减少非关税措施影响,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六)海关领域在通关和贸易便利化方面,双方将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双方将共同加强“智慧海关”合作,提高海关监管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优化货物放行、快递、装运前检验等监管规定,简化通关手续,缩短通关时间。议定书还纳入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相关规定,允许企业通过“单一”平台申报和追踪通关情况。这将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通关效率,增加通关流程透明度,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加强双边海关合作,促进有效口岸监管。 (7)在竞争和消费者保护领域,首次在自由贸易方面达成一致双方建立了全面覆盖企业和消费者的自贸区竞争规则体系框架。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反垄断交流合作和跨境执法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竞争法和执法合作。为强化消费者权益、提高企业责任、加强消费者保护,将对网络消费、国际旅游消费、消费者欺诈等作出专门规定,这是企业的合法权利。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利益,提高消费者权益意识,营造公平有序的区域市场环境,促进区域内经济商贸往来健康高质量发展。 (八)在中小企业领域,双方进一步强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针对性措施加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和机会。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向中小企业提供贸易投资法律法规等公共信息和相关商务信息。 。推动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强化知识产权意识、理解和有效运用,帮助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和落实更好挖掘新兴领域发展机遇。支持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信息,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经验和新能力,提高竞争力。 (九)在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双方建立了涵盖各领域的合作框架和机制协议,并致力于全面推进。区域发展。双方将通过技术援助支持各领域能力建设,帮助欠发达国家提高履约能力,确保履约质量,同时加强经验交流,深化合作潜力。双方将通过经济技术合作工作组监督该领域的落实情况,向联委会报告并提出具体合作建议,为经济技术合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5. 议定书生效并实施。签署协议后,双方同意双方将履行各自内部审批程序,推动议定书尽快生效实施。我们将签署的议定书文本在中国自贸区服务网(http://fta.mofcom.gov.cn)公布,供社会查阅和参考。
(编辑:张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