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人们御寒过冬。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央视新闻(新闻联播):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各地供暖支援等各项举措正在迅速开展,帮助人们过上温暖的冬天。本月20日起,黑龙江省正式进入采暖季。今年,黑龙江省早做准备,推动供热企业硬件升级和智能监控,进行大规模设备改造升级,形成了“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智能供热控制和管理平台。还开通24小时故障报告绿色通道,实现隐患“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理”。吉林省延边县1日开始大规模供暖作业5号,比平时早了五天。今年,当地政府继续推进“暖房”工程,为1.52万户旧住宅区居民实施外墙安装保温板、平屋顶改坡屋顶等工程。一些地区还根据近期气温下降灵活调整供暖时间。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于本月25日开始全区供暖,比原计划提前5天。陕西榆林市已启动联合净化等预热准备工作,确保根据天气情况随时供暖。受新寒潮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多地气温明显下降,固原、水石山、吴忠等城市已提前安装供暖系统。供热公司利用智能监控,有效保证居民室内温度达标鼓励供热部门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采用清洁能源供暖。随着采暖季的临近,山东省供热厅正在早早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做好供暖准备,包括设备保修、技术支持、优化服务等。对供热管网、管道内站热交换离子等进行详细调整和检查,并启动供热电话管理员,尽快解决居民的各种供热问题。
(编辑:项小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