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税费缴纳进入数字人民币时代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0月2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海城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通过数字人民币成功向海关缴纳18.6万元进口增值税。这是数字人民币海关税费首次在全国试点,标志着海关税税支付正式进入数字人民币时代。将数字人民币成功引入进出口货物缴纳关税的业务场景,不仅丰富了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推动了海关支付方式的完善,也满足了企业多元化的支付需求。 “数字人民币提供24/7在线服务,可以全程追踪数据,让我们的纳税更快、更安全。”海城邦达供应链有限公司海关负责人再明。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上线后,企业可以链接新型数字人民币钱包,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签订合同,并使用人民币数字钱包缴纳关税。资金从企业钱包实时转移到国库。整个过程中,商家无需线下发送发票,也无需请求银行人工处理,使得整个“指令创建-转账-到货确认”流程智能化。此次改革也是海关与银行在政府创新、外贸赋能方面深度融合的一次实践。招商银行青岛分行交易银行部主任周光涛表示:“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大力推进数字人民币场景创新,为政务服务数字化打造坚强支撑es.此次数字货币留置权项目不仅优化了企业传统的关税缴纳流程,也为海关提供了支持。税收征管新增数字货币路线。这也是银行金融创新政务服务的重要实践。 “青岛是全国第二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青岛海关、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分行、青岛招商银行三方合作,打造‘数字货币通关’,推动外贸发展。青岛海关局局长杨前表示,青岛海关将继续深化与金融合作 联合数字金融领域机构,探索数字人民币在更多海关场景的应用,进一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编辑:何欣)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