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现距今9000年的焦红豆遗址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山东发现距今9000年的焦红豆遗址
2025年10月9日 08:15 来源:光明网记者 冯黄 宋思坤
济南10月8日电(记者 黄峰 宋世坤)近日,由山东大学、山东省考古文物研究所、安徽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组成的国际团队对考古植物进行了碳14测年。研究方法:在山东省淄博市小高遗址,发现了距今9000年的焦红豆(红小豆)遗迹,比国内此前发现的焦红豆还要早4000年。以“小米+豆类”为基础的旱地耕作制度可以追溯到9000年前。结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小高遗址是典型的后里文化遗址。由山东省考古文物研究所和山东大学联合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的文化堆积显露出来。除发现民居、烟灰缸等后里文化时期遗存外,还发现了陶器、石磨、石斧等代表性遗物,距今9000至7500年。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鉴定,共获得约32000个植物性状。农作物种类有黍、黍、稻、大豆、芸豆等。现场灰坑和居住遗迹中共发现烧焦红豆45块,是黄河流域发现的最古老的红豆遗存。这就把黄河流域小豆的使用时期放在了历史的第一位。我认为这是日本绳文时代早期的证据。此外,该遗址还出土了最早的一颗小豆,同时还出土了黍、黍和大豆,证实了9000年前黄河下游地区已形成东亚复杂的原始“黍+豆”种植体系,为东亚地区红小豆的早期驯化和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亚洲。研究小组对比了东亚140多个考古遗址出土的红豆遗骸,发现来自黄河流域、日本和韩国的红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进化轨迹。与中国其他遗址相比,小高遗址烧焦的小豆平均尺寸最小,体积约为5.8立方毫米。它不仅比日本采集的当代标本小得多,而且比它的现代野生近缘种也小,直观地反映了小红栽培初期的形态特征。小豆。中国红豆的扩张主要发生在4000至2000年前,驯化过程相对缓慢。在日本和朝鲜半岛,6000 至 4500 年前就出现了体积明显更大的小豆。这反映出当地居民对农作物施加了较强的选择压力,这可能与社会经济结构和食物偏好有关。 “考古遗址出土的烧焦遗骸大小特征的地区差异表明,新石器时代小豆在黄河流域、朝鲜半岛和日本是平行发展的。小豆在东亚的驯化是一个复杂、多中心、长期的过程,其中文化适应和环境适应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郎建峰说。 作者和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本研究通过物理测量揭示,小豆籽粒膨大和分化的时间特征因地区而异,表明小豆的驯化和繁殖过程不仅是遗传选择的结果,而且受到文化饮食需求和条件的影响。因此,分子和考古遗传学证据之间的互补性为建立更完整的小豆栽培和传播模型提供了新的支持。
(编辑:项小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